供熱企業數據中臺的建設
數據管理的挑戰
在過去,大部分供熱企業都陸續建設了經營收費系統、客戶服務系統、生產監控系統、計量集抄系統、工程項目系統等各類信息化系統,這些系統在支撐企業運營活動的同時,也帶來了數據量的快速膨脹。隨著數據積累逐漸增多,信息割裂和數據孤島問題也顯露出來,大部分企業在數據管理方面都遇到了諸多挑戰。
缺乏統一的數據視圖
數據資源分布在企業的多個業務系統中,有些數據在線下,甚至在企業外部。沒有統一的數據出口和視圖,企業管理層就無法準確快速地獲取自己需要的數據,企業也無法掌握自己有多少數據資產,這些資產分布在哪、質量如何、變化情況怎樣等等。
數據基礎薄弱
大部分供熱企業的數據基礎很薄弱,存在數據標準混亂、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各業務系統數據孤島化嚴重、沒有進行數據資產提取等情況,阻礙了數據的有效應用。
數據應用不足
受限于數據基礎薄弱和應用能力不足,大多數供熱企業的數據應用剛剛起步,主要是做了一些簡單的數據對接,如將熱線客服相關數據和生產運行數據關聯分析,幫助生產人員了解不熱投訴情況、客服人員了解生產運行情況,總體應用深度不夠,還有很大擴展空間。
缺乏對數據的安全保護
供熱企業作為公共事業,掌握了大量用戶數據,而當前網絡環境中對于數據泄露、個人隱私侵害等情況層出不窮。這些都需要企業在數據安全管理上加強投入,包括信息化系統、網絡,以及數據管控措施等方面。
數據管理不健全
沒有建立數據驅動的組織管理制度和流程,沒有建設數據管理平臺,導致數據管理工作很難落地。數據是企業的整體資產,打破數據隔閡、建立數據標準、管理數據資產需要以企業的高度來規劃建設和組織管理。
數據中臺的建設步驟
目前國家大力推動企業數字化,不少中大型供熱企業率先嘗試數字化轉型,其中包括統籌構建企業數據資源體系、數據治理體系、數據平臺建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過程雖然工程量很大、也很復雜,但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經之路,一旦建成,將持續為企業的發展助力。從眾齊軟件的項目實施經驗來看,數據中臺的建設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理現狀
梳理企業的系統建設、已經擁有的數據以及業務特點等現狀,了解企業對數據中臺的認知,以及相應的數據文化和制度建設情況。點對點地與各部門進行溝通,詳細調研目前企業的IT建設情況和業務數據沉淀情況,比如采用的什么數據庫、數據量、數據字段和更新周期等,以使后續更好地設計技術架構。
立架構
根據現狀形成整體的規劃藍圖,形成技術產品、數據體系、管理運營等相關的方案,結合企業的近遠期規劃,梳理并確立各塊架構,包括業務架構、平臺技術架構、應用架構等方面。
建資產
結合數據架構的整體設計,通過數據資產體系建設方法,幫助企業構建既符合場景需求又滿足數據架構要求的數據資產體系并實施落地。這個步驟涉及數據匯聚、數據倉庫建設、標簽體系建設以及應用數據建設。
用數據
從應用場景出發,將已經構建的數據資產通過服務化方式,應用到具體的業務中,發揮數據價值。將數據資產快速形成服務能力并與業務進行對接,在業務中產生數據價值,實現數據的服務化、業務化。
做運營
數據應用于業務后,其產生的價值通過運營的能力不斷優化迭代,并讓更多的人感知到數據的價值點。數據中臺建設是一個持續建設和運營的過程,不斷挖掘數據和業務場景的結合點,不斷根據質量和價值兩個點來優化運營。
結語
實現數據全面融合、監控、分析和可視化, 支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推動大數據和業務的融合發展、相互促進,實現企業數據資產化管理,提升企業運營管控水平。雖然不同的供熱企業規模不一樣、信息化基礎不一樣、業務模式或管理架構不一樣,我們建設數據中臺的思路方案、技術選型也可以不一樣,但供熱企業從信息化到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期望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