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熱運營管理

近年來,隨著“云大物智移”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城市供熱行業邁向了智能化、信息化的時代。不少大型供熱企業正在按照“萬物互聯、實時感知、運營可視、決策智能”的原則,建立了標準化的數據管理體系、可視化的供熱運營管理平臺,打造出供熱信息化一個云、一張網、一幅圖,承載起市場開發、項目管理、運營服務、生產調度、負荷預測、設備管網、財務管理等內容,最終實現了安全生產、降本增效。

宏觀政策

首先,從國家層面看能源發展,這是我國經濟在“十四五”時期的客觀要求和重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 能源安全戰略思想,要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妒奈逡巹潯访鞔_要求推動綠色發展,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其次,從國家層面看企業數字化要求,國有企業需要主動把握和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妒奈逡巹潯访鞔_要求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利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為傳統行業賦能;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蛾P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要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敏捷高效可復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加快數據治理體系建設,加強數據標準化、元數據和主數據管理工作,實現用戶需求的實時感知、分析和預測,推進用戶服務敏捷化。

再次,從智慧能源、智慧供熱來看,智慧能源建設已是我國能源發展的戰略目標。

《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以“互聯網+”為手段,以智能化為基礎,推動促進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推動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我國從能源大國向能源強國轉變。

現狀分析

供熱行業過去都只是在解決點的問題,碰到跑水、不熱、投訴、事故、欠費、熱計量、高能耗、不平衡等問題,只能就事論事去解決具體這一個問題。真正要刨根問底尋求真相的話,就需要去幾十套系統的海量數據中找線索,過程很艱難,往往難以持續。

大部分供熱企業的信息化發展歷程都是從換熱站無人值守、財務系統、收費軟件等基礎軟件開始的,逐步擴展到熱線、計量、GIS、設備、項目等信息系統,之后形成了客服管理、生產管理、移動APP等部門協同軟件。而在部門級業務處理軟件轉向企業整體數字化解決方案轉型階段,供熱企業中數據和業務的進一步融合,促進了業務財務一體化、運營服務一體化、客戶服務敏捷化等方面的快速發展。

精細化運營時代,正在考驗著供熱企業全方位、立體化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轉型過程中,供熱企業往往都存在以下不足:

數字化建設現狀分析

解決方案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 讓我們有能力對供熱企業這幾十個系統進行整合和挖掘,定義出模型和規則,進行產品化和服務化,支撐起供熱企業的精細化運營。并借助大數據技術拓展出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知識圖譜上推動智慧供熱運營管理。傳統供熱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運營管理平臺建設。

智慧運營管理實踐路徑

以“降本增效”為著眼點,大力開展運營管理應用系統建設,借助數字化能力,強化企業戰略向各層級的滲透落實,強化項目管控和運營能力。將供熱運營經驗與龐大的財務、生產、客服、項目、設備等數據相結合,進行數據融合、建模、展示、分析、預測、優化,實現從市場開發到項目管理、從生產運維到客戶服務的全過程、全景展示分析。

智慧供熱運營管理功能模塊

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建模仿真、人工智能、GIS等技術手段,構建與實際物理供熱系統“源-網-站-戶”全過程相映射的數字化孿生模型,集成新用戶開發、經營收費、熱線工單、設備信息、SCADA/DCS、戶表集抄、工程項目、財務等業務系統數據,為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客戶服務、應急調度、負荷預測、水力分析、經濟分析等方面提供數字化、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管控平臺。

效果價值

推動供熱運營管理全面實現信息化、數字化轉型,實現設備、生產、客服、財務信息高度共享,達到運行安全、節能降耗、客戶滿意、降本增效的效果。徹底擺脫傳統能源行業粗放、低效的管理模式,強化供熱企業對投資建設、運營服務的精準管控,最終達到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水平,滿足城市快速發展及不斷增長的用能需求目的。

智慧供熱運營平臺管理駕駛艙

統一數據編碼,實現數據共享

對項目、合同、設備、物料、用戶進行統一編碼,進行數字化治理,實現標準統一、查詢方便、統計快速,徹底打通供應鏈、財務、生產、服務的編號壁壘,消除信息孤島,促進業務的協同共享。

建立客戶畫像,提供精準服務

實現對全量客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完整客戶畫像。把生產運行、工況、室溫等數據實時分享給熱線坐席和服務管家,讓一線服務人員能實現精準服務。

業財一體化管控

實現生產、經營、財務、人力等業務信息化系統的對接融合,自動集成煤、水、電、氣、人力、項目等成本數據,以及暖費、入網費、配套費等收入數據。對公司、片區、換熱站等運營單元的全業務成本和收入進行綜合監控分析,輔助能耗數據和服務數據,對各單元進行生產運營綜合考核。指導各單位提高經濟運行水平,提質增效。

融合各板塊資源實現財務服務轉型,深度融合業務與財務、數控與核算、研判與報告來實現財務服務轉型。融合并簡化財務會計流程、業務流程、管理流程,通過分析各類流程,把握各流程關鍵節點,建立一體化財務信息綜合處理機制,使業務實施效果更優,財務數據信息更易發揮效用。

安全生產、節能降耗

從能源供給、能源輸配、能源消費各環節所有生產要素實現萬物互聯,著力打造多能互補、智慧協同和清潔低碳的智慧能源“一張網”。通過整合運行能耗數據,全面把控熱源和換熱站能源消耗情況,進行能耗經濟分析,宏觀調控,用最少的能源供最熱的暖。工作人員可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準確地進行負荷預測,過程中可實時查看熱源、換熱站的運行數據,隨時掌握供熱用戶用熱信息和室內溫度,達到對熱源、換熱站能源使用的精準投入。

項目的實時動態管控

實現項目流程標準化,從立項、招采、合同、轉資等環節嚴格管理,提高項目成本控制能力和進度管理水平。實現項目線上化管理,對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統籌管理,在一個大屏和一張大網上呈現所有項目的投資和進度情況。